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综合信息 >

我市民营经济迸发新活力

浏览次数: 作者:烟台日报 发布时间:2018-11-06 09:29:38
 
    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稳步向前,来自市工商局的一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:今年1至10月份,全市新登记个体私营市场主体106687户,同比增长7.3%,占新登记市场主体总数的98.3%。
 
 非公有制经济,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发展起来的。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,是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从小到大、由弱变强,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,也是逐渐从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成长为全市经济主体地位的过程。
 
 截至2017年底,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市场主体达到72.4万户,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8.4%,其中非公企业突破20万户;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超过6000亿元,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1.7%;非公有制经济贡献了全市80%的税收,提供了90%的就业岗位; 形成了一批具有重要支撑带动作用的骨干企业、一批富有特色和竞争力的成长型中小企业,造就了一批视野宽阔、敢打敢拼、激情创业的高素质优秀民营企业家,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全市稳定经济的重要基础、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、促进就业的重要渠道、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 
 今年4月份,我市首次发布非公有制经济“双50强”榜单,即“2017年度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综合实力50强企业、纳税贡献50强企业”榜单。“双50强”榜单共80家非公有制企业,其中,有16家高新技术企业,6家国家和省认定的制造业“单项冠军”。全市“7+N”产业集群中的领军企业多数跻身榜单。从产业结构上来看,制造业仍占主体,入围数量达到55家,占比68%。综合实力50强入围门槛突破12亿元,营业收入总额达到3559亿元;纳税贡献50强入围门槛为8000万,纳税总额突破106亿元,占全市税收总额的13.8%。
 
 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尽管有了长足发展,但与发达地区相比,还存在产业层次不高、带动能力不强、创新能力不足等亟待解决的问题。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,我市拿出“真招”“实招”,出台了《关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、制定实施投资项目管理负面清单、建立健全融资新机制等10个方面推出38条举措,着眼解决民营企业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问题。同时,将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列入全市“三重”工作总体部署。
 
 支持不余力,政策见成效。发展环境更优化,今年前三季度,市级行政许可事项由260项压缩到96项,投资建设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压缩到27-32个工作日,市县乡三级“零跑腿”和“只跑一次”事项达到80%以上。推动创新再发力,首次启动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竞技行动,14家企业入选全省首批100家瞪羚企业;42个项目经费支持595万元。持续破解融资难,市县两级共同出资300亿元发起设立了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,通过引导基金注资和市场化募集,形成不低于3000亿元的基金规模。
 
 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大、占比高,非公企业转得好不好、非公有制经济增得快不快,直接决定了新旧动能转换的成效。“各级政府的实际举措,为企业改造提升旧动能、培育发展新动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,提高了企业干事创业的激情,增加了企业做强做大的信心。”道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晓宁表示,公司正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统领,加快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在位居全国前列的传统产业“塑料贸易”的基础上,整合资源、创新模式,成立了化塑云商公司和电子商务平台,致力于打造“技术+贸易+互联网+金融+物流”的化塑产业一站式服务生态圈。

主办单位:烟台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  烟台市工业经济联合会  

电话:0535-6699701 6699702 传真:0535-6699701 稿件邮箱:ytqiye@163.com 邮政编码:264003 地址:烟台市莱山区观海路75号玉岱大厦2号楼三楼

备案号:鲁ICP备2021040865号

本站信息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许可,翻录必究